内容摘要:
面对可观的市场前景,各大口腔医疗都在“跑马圈地”扩张。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,一度导致不少口腔医疗机构诊疗活动被迫暂停。如今,随着疫情的再度复发,一些口腔医疗机构反而加大了扩张的步伐,同时新的品牌也在行业中出现。
近年来,已有大量的资本涌入口腔医疗行业,各大口腔医疗连锁品牌林立。然而,口腔医疗行业虽然角逐者众多,但规模化的经营却成为难题。
历年口腔发展
根据历年中国卫生与健康统计年鉴,2010~2018年,中国口腔医院门诊就诊数量从1800万人次增至4012万人次;中国口腔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增长,从2008年底的200亿元增至2017年的880亿元,十年复合增速18%,2019年达到1035亿元。
中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有三大助推因素:
1、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重油、重盐的饮食习惯使得牙科疾病的患病率持续升高。
2、中国居民对牙科疾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,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牙科医疗需求。
3、人民经济水平的提升,牙科疾病的治疗费用普遍较为昂贵,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也带动牙科医疗消费。
行业现状
“中国目前处于美国1975年阶段,即将开启高增长。”国元证券发布研报表示。目前国内整体口腔市场规模为1800亿元,美国为1224亿美元。中国的洗牙率、年种植牙数及正畸率均显著低于海外发达国家,口腔需求伴随人的一生,具有叠加属性,主要围绕正畸、种植、美白等展开,行业的刚性需求、种植需求、正畸需求市场规模未来有望分别达到2400亿元、2500亿元和4000亿元。
一位牙医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介绍,目前之所以口腔医疗诊所遍布,行业进入门槛低是一大推动因素。“诊所的投资,基本百万元起步,一家中型诊所的投资在200万元到300万元之间。”
前期投据中国口腔医疗招股书披露,牙科辅助设备、口腔综合治疗的牙科设备、口腔修复科的牙科设备、种植牙科的牙科设备单价分别在2.5万元至120万元、1250元至15万元、2.8万元至105万元、2万元范围,虽然投资门槛不高,但多数口腔医疗连锁品牌的营业收入体量并不高…从口腔医疗品牌看,多数以区域经营为主。
规模化制约因素:过大人力成本高;过小获客成本高。在行业看来,门槛进入偏低的口腔医疗行业,造就了品牌林立的现象。
但是为何多数目前却无法做大做强?
口腔服务业态不同于其他专科业态,更倾向于依赖牙科医生本身,所以规模很小的诊所也可以活得很好,太大型的反而稀有,而且不一定可以产生规模效应。“如何绑定优质口腔医生与公司一同发展,如何控制人力成本尤其是医生成本,构成了口腔服务连锁化的挑战因素。”
口腔医疗目前开店成本最大的是人力资源成本。“人力资源成本占比过高,取决于门店运营状态和发展阶段。从目前来看,牙科招募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。”
根据我国卫生统计年鉴,2018年中国注册口腔医生数量仅为20万人左右,其中执业医师16万、助理医师4.11万,每百万人拥有口腔医生数为150人;而海外发达国家多数在500~2000人之间。根据口腔医学会的测算,合理的配置为每4000人拥有一名口腔医生,对应14亿人口,国内口腔医生数量应为35万人,对比当前仍然有超过15万人的缺口。
“一名合格的牙医,培养周期长,多点执业问题一定程度会刺激公立医院的牙科医生在医院外开诊所,但现实情况是多数公立医院并不鼓励。”
对口腔医疗品牌企业而言,要扩张规模,除了增设新店外,兼收并购亦是一条路径。不过,目前行业可投资的标的依旧稀缺。“好的投资标的不好找,一方面是大型连锁口腔服务机构亏损较多且估值较贵、小型单体诊所大部分又不具备投资价值,那些真正优质的、未来增长可期的、所处区位竞争格局良好的、管理层战略眼光不错的公司又显得非常稀缺。”
某种程度,口腔医疗规模过小,反过来亦会限制企业的盈利能力。
从盈利能力来看,口腔专科医院/诊所运营综合毛利率较高,均值超45%,但多数医院、诊所在盈利方面表现并没有特别突出,其中的制约因素:
01 费用开支
行业竞争激烈,为了抢夺流量,各大专科医院注重广告投放。
02 核心资源
牙医作为专科医院核心资源供小于求,价格昂贵,逐年上涨的薪资对口腔医院造成一定成本压力。
03 盈利周期
新店开设需要前期投入,单店盈利需要3~4年时间。
综合来看,连锁口腔医院赛道仍然是个好赛道,但正处于行业整合和差异化白热化竞争前夜阶段。行业空间未来可观,毛利率水平也比较高,但同时因为在竞争格局和商业模式上没有形成优势,因此在销售费用、牙医薪资、前期设备投入上面临不小的压力。
口腔诊所拓客咨询
Franchise application